核心觀點摘要:
ICE原糖期貨價格創下2023年12月以來新高,上周漲幅接近20%,為16年來最大;
巴西嚴重干旱導致產量預期大幅下調,全球供應緊張局面加劇;
技術面呈現強勁上漲趨勢,但已進入超買區間,短期存在回調風險;
YNTW.COM 綜合9月26日消息,隔夜外盤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延續了拔拉飆升行情,盤中觸及2023年12月以來的新高。
一、從技術面來看,結合K線圖的表現,分析如下:
1. K線走勢分析:
從K線圖可見,糖價自7月觸及17.88的低點后,開啟了一波明顯的上漲趨勢,特別是在突破了21.00的阻力位后,迅速升至23.55,且價格處于布林帶的上軌(T線:23.23)之上,顯示出當前強烈的上升動能。布林帶呈現出明顯的擴張形態,進一步預示著未來價格可能保持高位波動。
2. KDJ指標:
KDJ指標的K值(93.86)和J值(109.18)均處于極高水平,市場顯然處于超買狀態。盡管如此,結合當前的市場基本面,投機基金的空頭回補可能進一步支撐價格,使得短期內糖價仍將維持強勢。
3. 成交量與持倉:
從成交量來看,近期市場成交量顯著放大(74274),顯示資金的大幅涌入。這種成交量的增加,往往伴隨趨勢性行情的持續。
二、消息面情況:
干旱和高溫導致巴西近期發生火災,巴西最大的產糖州圣保羅的甘蔗作物受損嚴重,糖業集團 Orplana 表示,圣保羅發生多達 2,000 起火災,影響了多達 80,000 公頃的甘蔗種植區,可能造成多達 500 萬噸甘蔗損失。
上周荷蘭合作銀行發布報告,將 2024/25 年度巴西主產區糖產量預測從之前的4030萬噸下調至3930萬噸,理由是天氣過于干燥。
巴西今年創紀錄的干旱導致糖廠加快收割,并因甘蔗田火災而推遲2025年新季節的作物生長。預計糖廠將提前在10月底結束食糖生產,并在次年4月中旬甚至5月才恢復生產。
巴西Archer Consulting公司合伙人稱:“我們將有六個月沒有甘蔗壓榨生產食糖,過去12個月里,巴西向全球市場投放了3700萬噸食糖,因此市場供應才能保持平衡,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食糖咨詢公司CovrigAnalytics預估:截至第一季度末,巴西主產區(中南部地區)食糖庫存僅為79萬噸。該公司主管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全球市場需要另一個供應源頭。”
三、巴西糖產量的持續低迷對市場的影響
根據最近的這些報道,由于巴西經歷了歷史性的干旱,巴西將進入數十年來最淡的產糖季,這一情況打破了市場上空頭投機者的策略,導致紐約原糖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具體如下:
1. 干旱影響與市場反應
巴西作為全球最大的食糖生產國,其干旱天氣直接影響了糖的生產預期。由于干旱和火災的雙重打擊,預計巴西的糖產量將顯著下降,這導致投機者紛紛平倉,轉向買入。上周,ICE原糖期貨周漲幅接近20%,是16年來的最大周漲幅,這一趨勢在本周仍在延續。
2. 全球糖市供應緊張
有消息稱巴西在過去12個月內向全球市場供應了3700萬噸糖,而隨著印度限制出口以確保國內供給,巴西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未來,全球糖市可能面臨更大的供應壓力,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節日季節,消費者將不得不面臨更高的糖價。
3. 未來產量的不確定性
展望2025年,糖的產量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盡管在干旱的地區,甘蔗可能會重新生長,但因干旱導致的缺乏降雨使得農業恢復的希望渺茫。咨詢機構Covrig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巴西中南部的糖庫存預計在第一季度結束時僅為79萬噸,遠低于正常水平。
4. 市場情緒的變化
根據市場分析,當前的市場情緒正向看漲轉變,基金的凈頭寸已經從大規模賣出轉變為小規模買入。這個變化不僅反映了干旱對市場的實際影響,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重新評估。
綜上所述,雖然從技術面來看,糖價已經進入超買區間,過快上漲短期內可能面臨調整壓力,但全球供應的緊張局勢(巴西的長時間停產與印度的出口禁令)仍將為糖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即使在短期調整后,價格可能依舊維持在高位,市場多頭的格局難以輕易改變。當然,高糖價可能刺激其他國家增產,長期看供需情況另當別論。
注: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云糖網意見或建議,僅供參考,歡迎留言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