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7月2日電(林浩 何躍躍)7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澤楠介紹,當前,廣西積極探索“越南種蔗+廣西制糖”糖業合作新模式,多家制糖企業已在越南發展原料基地約3.6萬畝,并開展技術交流。2024/2025年榨季,廣西進口越南糖料蔗數量同比將近翻一番。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天召開“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林澤楠在會上表示,2023年12月以來,廣西推動糖料蔗生產提質、降本增效,促進糖業科技創新,啟動制糖企業改造升級三年行動,糖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
廣西是中國的“糖罐子”,糖料蔗種植面積和食糖產量占全國60%左右。為確保制糖原料的有效供給,廣西認真執行《廣西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管理辦法(試行)》,2022年—2024年,累計清理非蔗作物112萬畝,恢復種蔗102萬畝。2024/2025年榨季,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1135萬畝,同比增加11萬畝。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肖東海介紹,聚焦良種良法良田,近年來,廣西籌措資金近20億元,支持實施糖料蔗種業振興行動,推動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同時,廣西統籌近8000萬元涉糖專項資金,支持甘蔗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糖料蔗基礎研究等關鍵領域,推動制糖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及技術創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副主任羅朝東表示,為加快實現糖料蔗生產現代化,廣西首創糖料蔗割倒—轉運—除雜—裝車的機收模式,推動建成235個糖料蔗分步式機收服務點(除雜中心),推動研發適宜丘陵山區糖料蔗收獲機具8款,總結形成甘蔗生產機械化技術模式。
圖為廣西蔗糖精深加工產品展示。林浩 攝
從“一根甘蔗兩頭甜”到“一根甘蔗節節甜”,廣西還大力延伸糖業產業鏈,在蔗糖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高值化利用方面闖出新路子。林澤楠介紹,目前,廣西已建成全國最大的蔗渣環保餐具生產與出口基地,開發生產出甘蔗醋、甘蔗啤酒等新型產品,注射級藥用糖項目進入試產,“蔗葉換蔗渣”入爐燃燒試點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接下來,廣西將強化糖料蔗生產基地建設,加快甘蔗優良品種育繁推,推進糖料蔗收獲機械化和全產業優化升級,匯聚糖業發展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