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TW.COM 紐-約-時-報2023年7月14日報道? 上周四,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個機構公布了他們對阿斯巴甜的研究結果,這是一種人工甜味劑,被用于成千上萬的無糖產品中,如無糖汽水、口香糖、酸奶和能量飲料。
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另一個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表示,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阿斯巴甜與人類癌癥之間存在聯系,人們仍然可以安全地適量攝入這種甜味劑。
世衛組織專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一聲明并不意味著阿斯巴甜一定會導致癌癥,而是呼吁對其健康影響進行更多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營養與食品安全部門主任弗朗西斯科·布蘭卡博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并不建議公司撤下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也不會敦促人們完全停止食用阿斯巴甜。“我們只是建議攝入要適度,”他說。
多少阿斯巴甜算是過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天每公斤體重最多攝入40毫克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以無糖汽水為衡量標準,根據估算,這意味著一個體重68公斤的人每天需要喝十幾罐才能超過這個限量。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FDA)的每日安全限量則稍微寬松一些。它指出人們每天每公斤體重最多可攝入50毫克阿斯巴甜。
一名FDA官員表示,該機構的科學家并不擔心“在滿足批準的條件下”使用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這位官員寫道:“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阿斯巴甜標記為‘可能對人類致癌’,并不意味著阿斯巴甜實際上與癌癥有關。”
鑒于所議甜味劑的使用量之廣,幾位專家表示,消費者不必擔心食用阿斯巴甜的癌癥風險。克利夫蘭診所的腫瘤內科醫生戴爾·謝潑德博士說,“日常攝入并不會”達到每日阿斯巴甜攝入量上限。“要獲取那么多阿斯巴甜沒那么容易。”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為可能致癌的物質還有哪些?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阿斯巴甜標記為“可能對人類致癌”,該類別包括300多種病毒、化學物質、職業暴露等。某些腌制蔬菜、發動機廢氣、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以及從事干洗工作都屬于這一類別。
將阿斯巴甜新劃入此類別的有限證據顯示,這種人工甜味劑與人類肝癌有關。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它會導致其他癌癥,專家也不清楚這種甜味劑的致癌原理。該組織還發現,阿斯巴甜與動物癌癥有關的證據是有限的。
相較之下,酒精飲料屬于最嚴重的一類,即“人類致癌物”。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還將空氣污染、煙草和加工肉類列為人類致癌物。
“更大的難點在于,和其他添加劑一樣,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能確定阿斯巴甜‘的確致癌’或者‘不會致癌’,”塔夫茨大學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營養學教授、心臟病專家達里什·莫扎法里安表示。
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臨床科學家兼醫學腫瘤學家尼爾·艾揚格表示,在降低癌癥風險的問題上,人們應該首先考慮其他可能更容易致癌的因素,比如肥胖、飲酒和吸煙。
我們對其他甜味劑的了解有多少?
市面上人工甜味劑種類繁多,其化學結構也各不相同。關于這些甜味劑對健康長期影響的數據并不多。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食品科學與營養學教授喬安妮·斯萊文表示,關于哪一種對人“最有益”,并沒有明確的結果。
世衛組織今年春天表示,阿斯巴甜、甜菊糖、三氯蔗糖和糖精鈉等人工甜味劑可能無法帶來減脂效果,食用之后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總體死亡率的風險。不含卡路里的代糖赤蘚糖醇最近因其與心血管疾病的可能聯系引發關注,盡管相關證據尚無定論。
一些健康專家建議,雖然難度可能很高,但應該在飲食中逐步剔除人工甜味劑。“如果它們沒有任何好處,在飲食中也不是必需品,不會帶來真正的益處,那為什么還要攝入呢?” 紐約大學營養、視頻研究和公共衛生學教授瑪麗昂·內斯特爾表示。
但糖類本身也有健康隱患。任何持續升高血糖的食品都可能帶來問題,尤其是在你已經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謝紊亂疾病的情況下。美國疾控中心認為,經常含糖飲料(如普通汽水)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都有關系。
“風險總是存在的,”斯萊文表示。“最后的辦法,就是假如能接受卡路里的話,也許在檸檬水里加一點糖會比攝入其他甜味劑更安全。這要看你怎么想,取決于你的健康狀況和你想要怎么做。”
(完)